润成本周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MPA监管,银

“上周,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止跌回升,整体趋稳,A股市场维持急速下跌,逼近点位,土地供给量以及房价整体继续趋缓。润成准确地把握了宏观经济政策、市场反应预期,针对宏观走势和客户个性化需求及时调整了定制化投资模型,给出了专业的分析和投资指引。”

本周热点

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MPA监管,银行理财产品结构面临洗牌

日前,央行有关负责人就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答记者问,正式宣布了明年一季度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评估。此前,央行已经向金融机构下发《关于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的通知》,并提出从今年三季度起将表外理财资金运用项目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广义信贷”测算。因此,表外理财业务正式纳入MPA监管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润成认为,表外理财正式纳入考核更多地是从金融稳定视角出发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将理财产品纳入“广义信贷”符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核心目标。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管制的放松,商业银行逐步突破单一传统的表内业务模式,转向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表外业务,更全面深入地参与金融市场。目前,欧美主要国家银行业的表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40%,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占比也超过了20%,表外业务收入已经成为了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

(一)顺势而为:市场改革、经济转型催生银行表外业务

近年来,尤其是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十分迅速。从银行内部发展环境看,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银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带来利差收入的不断缩窄,商业银行过去凭借息差收入就可以“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另一方面,对于银行表内业务的监管要求不断趋紧,商业银行资金和资本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以传统表内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难以独木支撑,发展表外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走出困局的必然选择。

从外部市场环境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涌现,以表内业务为主的传统业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发展表外业务、创新金融服务,是客户需求变迁对银行提出的客观要求。此外,第三方支付、P2P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银行必须做出改变。

(二)险中求生:业务快速发展、监管缺失导致大量风险聚集

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业务发展迅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监管的滞后与失位,表外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风险,表外理财底层资产的投向主要包括类信贷、债券等资产,与表内广义信贷无太大差异,同样发挥着信用扩张作用,如果增长过快会积累宏观风险,不利于“去杠杆”要求的实现与落实,对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而且,目前表外理财虽名为“表外”,但资金来源一定程度上存在刚性兑付,出现风险时银行往往不得不表内化解决,未真正实现风险隔离,而如果不能实现刚性兑付,则需要由投资者承担损失,对投资者利益造成损失。此外,许多理财产品都是通过多期短期理财产品续接,滚动发行的方式投资于长期资产,通过期限错配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当短期资金趋紧,期限错配的方式就很有可能难以为继,出现流动性风险,进而出现兑付风险。

(一)风光不再:商业银行监管压力加大理财产品收益、风险齐降

银行表外理财业务一般是借助信托、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等通道进行投资,投资方向不仅包括现金及存放央行、货币市场、贷款、债券市场,还可以投资非标债权、股权等投资产品。据中债登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银行理财余额为26万亿元,其中约20万亿元属于表外银行理财,其中城商行的理财资产相比年初已扩张58%,大幅超出MPA监管红线。由于MPA使用季度同比计算的方式,因此在面临一季度考核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着面临较大的压力。

以往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商业银行的市场信誉和金融监管的缺失进行市场套利,将理财产品吸收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收益更高的项目中,银行利润也随之提升。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责任承担的规定并不够明确,也导致理财产品的市场风险预期不断加大。将表外理财产品纳入MPA,对表外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红利”不再,将导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下降、风险也随之降低。

(二)雪上加霜:表外理财业务收紧加速债市、股市“失血”

11月以来的股市、债市下跌,除了年末考核和外部因素共振冲击外,央行对于金融降杠杆的监管不断升级,对表外业务、表外理财、流动性和杠杆等影子银行的监管加强,导致市场的微观结构和业务模式面临坍塌,市场的下跌从“量变”到“质变”,非银机构受冲击更加剧烈,加速了股市、债券市场“失血”。

短期来看,央行防范金融风险、抑制资产泡沫、回归稳健中性的方向未改,基础流动性仍是收紧的态度;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看,股市、债市大跌对银行资管负债表冲击的实质性调整尚未完全体现,甚至受冲击严重的一些机构还面临损失确认和资本压力,部分高杠杆和灰色地带业务可能难再开展。

(一)理性看待监管加强,减少操作以待机会

目前监管层对于金融市场的监管不断加强,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资产泡沫的抵制等方向不会改变。将银行表外理财业务纳入MPA监管虽然有利于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但在短期内会加剧债市动荡,从而影响到A股市场。不过未来央企混改将会成为市场的热点,润成建议,投资者可以拓宽投资视野,听从专业、及时的投资建议,提早布局追踪央企混改相关优质投资机会。

(二)多元化资产配置,对冲市场风险

随着理财产品的收益下降,银行理财的市场吸引力将进一步下降,而且目前来看,美元已经进入强势周期,非美元货币相较于美元长期看存在贬值预期。因此,随着美国经济形势走强,未来美元仍处于上行趋势。与此同时,国内金融市场在短期内可能仍处于震荡格局。润成建议投资者可以多元化资产配置,从而能够对冲市场风险。

润成建议:

虽然表外业务的迅速发展是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内在要求,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对宏观金融稳定造成了潜在威胁。此次表外理财纳入MPA对商业银行、股市、债市短期内都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而且,国内监管层的连出重拳,显示了监管层对于金融市场变革的决心,去杠杆以及防范金融风险成为未来监管的重要方向。润成建议您根据自身整体资产结构,多元化资产配置,对冲市场风险,合理配比股票投资,理性看待、减少操作以待机会的到来。

金融市场回顾

国内方面,截至12月23日收盘,沪指报.15点,跌29.1点,跌幅0.94%,深成指报.86点,跌.06点,跌幅1.04%。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亿,深市成交亿,两市共成交亿,较上一交易日增量76亿元。

国际方面,截至北京时间12月23日16时,本周伦敦黄金现货市场价格.34美元/盎司,下跌1.08美元,跌幅0.10%;NYMEX原油期货价格维持在52.61美元/桶,下跌0.34美元,跌幅0.64%;道琼斯工业指数.88点,跌23.08点,跌幅0.12%;纳斯达克指数.42点,跌24.01点,跌幅0.44%;标普指数.96点,跌4.22点,跌幅0.19%。

本周综评

从国际视角看,美国商务部12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增速为3.5%,再创年三季度以来最高,预期3.3%。此前公布的三季度GDP初值为增2.9%,修正值为增3.2%。美国三季度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环比终值增1.7%,预期增1.7%,前值增1.7%。英国预算办公室周三(12月21日)显示,鉴于通胀走高、投资推高公共开支,预计英国本税务年度末四个月公共借款将略微超过/16税务年度;预计企业税与土地印花税收入不会维持当前强劲水平。据欧洲央行月报表明,预计欧元区经济将继续温和、稳固复苏,年欧元区通胀率料将超过1.0%。此外,欧洲央行指出,预计年下半年欧元区通胀率平均在1.7%。日本政府周四(12月22日)预计,-财年税收为57.万亿日元,或创26年来新高。此外,日本内阁府批准-财年年度总预算支出达97.万亿日元,规模创纪录。

从国内视角看,11月CPI、PPI等宏观经济数据向好,经济走势持续企稳迹象。人民币短期内调整回升,汇率趋稳,但长期美元保持强势,人民币中长期内对美元仍有下行压力,但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年内资金紧缺、最大解禁潮的到来、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以及美元走强等利空因素加剧了近期股市的波动,市场投资者悲观情绪较强,预计短期内仍处于震荡格局。从中长期看,养老金入市以及经济基本面的向好发展有利于股市的稳定。建议近期







































白癜风药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92nongye.com/hxjs/204616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