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车大数据日系篇结构更新慢材质选择保守

  拆车坊到目前为止,一共拆解了9个品牌的日系车型(相同品牌不同厂家的车型分开计算)他们分别是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广汽丰田、进口丰田、斯巴鲁、东风日产、一汽马自达以及长安马自达。总共拆解日系车型21款,可以说含盖了日系品牌在本地市场上的大部分产品。我们经过对数据和资料的整理,得到了以下的几个方面的结论。

  日系车型前部防撞钢梁都是用什么材质?

  经常   从图中我们能看到,日系车型90%是用的都是钢制前防撞钢梁,这种材料坚固、价格适中而被广泛使用。21款车型中有两款车型使用了铝合金材质的前防撞钢梁,分别是一汽丰田的锐志款)和东风日产的天籁款)。这两款车型作为品牌的中型车都有着不错的销量,产品品质也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相对于钢制前防撞钢梁来说,铝合金材质的钢梁有什么好处呢?铝合金材质重量较轻,可以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减轻车辆的自身重量,这对于节能减排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相应的铝合金材质防撞钢梁的成本较高,所以使用这种材质防撞杠的车型只是少数。

  

  锐志(款)铝合金前部防护结构

  

天籁(款)铝合金前部防护结构

  除了使用铝合金材质的两款车型以外,其余19款车均使用了钢制前部防撞钢梁。他们分别是思域(款)、骐达(款)、逍客(款)、CR-V(款)、雅阁(款)、森林人(款)、轩逸(款)、凯美瑞(款)、马自达6(款)、RAV4(款)、艾力绅(款)、飞度(款)、卡罗拉(款)、昂克赛拉(款)、丰田86(款)、逸致(款)、雷凌(款)、缤智(款)、XR-V(款)。

  编辑小结:其实铝合金材质的好处我们不止一次的在稿件中提起过,很多朋友一说起铝合金和钢材的对比来也是头头是道。不过由于铝合金材质的部件成本较高,以至于很多厂商都会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钢材,相较于上一篇我们为您总结的美系车前部防撞结构来说,日系车型更习惯于使用钢制前部防撞杠。美系车型14款车中有6款使用了铝合金材质,而日系的21款车型中仅有两款中型车使用,分别是东风日产的天籁(款)以及一汽丰田的锐志(款)。日系车型的表现符合预期,但是相比美系车型就少了一些惊喜和亮点。

  21款车中有两款车型并未配备低速缓冲层

  低速缓冲层顾名思义就是车辆在低速碰撞中起到缓冲作用的部件,这个部件在低速碰撞中可以减小车辆所受到的伤害,在一些轻微碰撞中低速缓冲层甚至可以抵消车辆所受到的伤害。根据我们的资料,现在已经拆解的21款日系车型中仅有两个车型不具备这项配置,他们分别是东风本田的CR-V(款)和一汽马自达6(款)。

马自达6(款)并未配备低速缓冲层

  昂克赛拉(款)使用非金属(工程塑料)缓冲层

  低速缓冲层的材质常见的一般都是聚乙烯泡沫的缓冲层,以及非金属材质的树脂或工程塑料材质缓冲层,我们拆解的车型中还有一部分使用金属材质,斯巴鲁和本田使用的多为金属材质的低速缓冲层。配备聚乙烯泡沫的车型为骐达(款)、逍客(款)、天籁(款)、轩逸(款)、凯美瑞(款)、锐志(款)、RAV4(款)、卡罗拉(款)、丰田86(款)、逸致(款)、雷凌(款)。

  编辑小结:金属防撞钢、树脂或工程塑料防撞杠以及聚乙烯泡沫防撞杠三种材质,泡沫以及非金属材质的缓冲层韧性相对较好,发生碰撞后也便于更换;而金属材质的缓冲层在功能上虽然与前两种材质无二,但是这种缓冲层大多与前杠相连接,损坏后不利于更换。仅仅从功能上来说,三者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只是材质上的差别。所以大量使用金属缓冲层的本田车型在发生碰撞后可能维修费用要高于其他车型。

  行人保护,丰田走在了前面

  行人腿部防撞梁的设计初衷就是对行人腿部进行保护的,不过行人腿部防护梁的应用比吸能盒要晚不少。交通事故中当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下腿部容易受到骨折甚至更严重的伤害,腿部防护的加强还保护了儿童群体,车辆与儿童发生碰撞时,减少儿童钻入车底造成碾压的二次伤害。所以行人腿部防撞梁一直是我们拆车坊所   通过我们的统计,仅仅只有丰田的相关品牌车型以及广汽本田的飞度配备了这项配置,除此以外,其他日系品牌均没有配备行人腿部防撞梁。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这项配置的出现要比吸能盒等结构晚不少,是一项比较少见的配置,所以日系中仅有丰田的车型配备了行人腿部防撞梁也并不是令人特别惊讶的事情,只能说在这方面丰田走在了其他日新品牌的前面,本田等一众品牌也逐渐开始普及这项配置。

  丰田车型除凯美瑞以外均配备了行人腿部防撞梁,但是其材质并不是唯一的,有使用金属防撞杠的车型、也有使用塑料护板代替金属防撞杠的车型。所以按材质划分,行人腿部防护梁可以分为金属行人腿部防撞梁和非金属行人腿部防撞梁两种。材质不相同的两种行人腿部防撞梁,工作原理和作用是相同的。

  编辑小结: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方面日系品牌要略逊于欧美品牌,但毕竟腿部防撞梁的普及还需要一些时间,就像吸能盒一样,普及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本田的飞度因为是比较新的车型所以已经加装了行人腿部防撞梁,相信过后不久的一段时间,日系品牌可能都会开始普及,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部分车型吸能盒有缺失

  我们都知道,吸能盒可以增加缓冲空间、并且卸掉所受到的冲击,让车辆在碰撞的时候尽量减少损失。但是有一些车型因为设计原因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安装不了吸能盒。我们现在所拆的日系车型中有三款车型并不具备吸能盒,他们非别是森林人(款)、凯美瑞(款)、艾力绅(款)。

凯美瑞(款)前部防撞钢梁连接特写

  一部分车型的吸能盒设计了引导槽,而一部分车型则没有引导槽的设计,引导槽可以更好的发挥吸能盒的吸能作用。吸能盒是否设有引导槽和材质也具有一定的关系,铝合金的吸能盒因为材质本身就比较软,所以通常铝合金吸能盒不设有吸能盒引导槽。通过查阅我们的记录和图片资料,我们发现日系车型的前防撞梁吸能盒均设有吸能盒引导槽,在这点上还是不错的。

锐志(款)吸能盒带有溃缩引导槽

  编辑小结:根据设计的不同,结构也会跟着进行改变。曾经拆解凯美瑞的时候我们就说到过这个问题,没有吸能盒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安全?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没有吸能盒不能简单地说安全与否,因为不同的设计带来不同的防护方式,就如凯美瑞车型的设计,前纵梁直接前探代替了吸能盒的作用。所以说,没有吸能盒并不能说这辆车就是不安全的,但是从后期维修的成本上来考虑,确实维修纵梁要比更换吸能盒更费时费力。

  总结:通过对日系车型的比对,我们能发现以下几个特点:1,日系车型对于行人腿部防撞梁的设计并不普及,仅仅只有丰田的车型配置比较全面,但是后期我们拆解的本田飞度也开始配备相关部件,相信日后会得到普及;2,日系车型的前杠基本上都是用的是钢制防撞钢梁,用料相对比较保守、成本较低;3,少量车型用前纵梁代替了吸能盒,功能相同但是后期修复成本较高,对于车辆本身的保护也欠佳。

  日系车型中马自达6属于比较老旧的车型,其中的结构设计也比较落后,缓冲层和行人腿部防撞梁的缺失也并不令人意外。最新研发的飞度车型则结构上比较齐全,可以说日系车型也是不停的在完善自己的结构设计的。

  日系车型在设计上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前部防护结构除了后期开始流行的行人腿部防撞梁以外基本上都是比较齐全的。很多车友还都抱着车皮薄不安全的观念来看待日系车型其实并不公平,如今汽车早已经过了用厚重铁皮来保证车内人员安全的阶段。现阶段保证乘员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结构,而不再是薄薄的车身外蒙皮,外蒙皮的作用现在更多的是装饰作用。

  欢迎大家点阅本期拆车坊大数据,下一期我们将带来更多的车系数据总结,再见。

赞赏

长按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92nongye.com/hxjs/204619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