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线性表中,数据的长度定义为数据元素的个数。
2.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必须相连。
3.顺序表相对于链表的优点是节约存储空间和随机存取。
4.某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每个元素占据4个存储单元,首地址为,则下标为11的(第12个)元素的存储地址为+4*11。
5.当线性表的元素总数基本稳定,且很少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但要求以最快速度存取线性表中的元素时,应采用顺序存储结构。
6.顺序表中访问任意一个结点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1)。
7.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删除第i个元素,要移动n-i个元素。
8.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如果要在第i个元素前插入一个元素,要后移n-i+1个元素。
9.线性表L=(a1,a2,…,an)用数组表示,假定删除表中任一元素的概率相同,则删除一个元素平均需要移动元素的个数是(n-1)/2。
10.在线性表的链式存储中,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指针决定的。
11.在双向链表中,每个结点都有两个指针域,它们一个指向其前驱结点,另一个指向其后继结点。
12.线性表的元素总数不确定,且经常需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应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13.在单向链表中需知道头指针才能遍历整个链表。
14.在单链表中要在已知结点*P之前插入一个新结点,需找到*P的直接前趋结点的地址,其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n)。
15.单向循环链表的最大优点是从任一结点出发可访问到链表中每一个元素。
16.在双向链表中要删除已知结点*p,其时间复杂度为O(1)。
17.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L中,判断只有一个元素结点的条件是L-nxt-nxt==L。(说明:结点指针为nxt)
18.对于双向链表,在两个结点之间插入一个新结点需修改的指针共4个。
19.双向链表中,设p是指向其中待删除的结点,则需要执行的操作命令序列为:p-front-rar=p-rar;p-rar-front=p-front;dltp;
20.在如下所示的链表中,若在指针P所在的结点之后插入数据域值为a和b的两个结点,则可用语句s-nxt-nxt=P-nxt;和P-nxt=S;来实现该操作。
题目来源:《实用数据结构基础》第四版
jsr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