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古代,知识是靠书籍记载的,知识的获得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精力,穷尽一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有限的。而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用网络降低了获得知识的成本,各种搜索引擎肩负起了答疑解惑的责任,显然未来的人类是不可能离开网络的,由此可见,了解计算机的思维才能更号的适应未来。
《未来算法》是一本由诸葛越博士结合自身网络研发经验阐述未来计算思维的书籍,主要介绍了排序、分类、搜索、递归等算法,进而解析数据结构、模式识别、抽象及优化等计算机思维,最终辨析AI与未来的关系,以计算机的视角看待发展趋势,掌握大数据时代最新思维方式。
相信很多大学生都被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折磨过,没想到生动有趣的网络世界居然是依靠如此晦涩难懂的计算机语言设计而成,但是诸葛越博士的讲述却不一样,她的讲解更加贴近实际,不是在教授技能,而是帮助读者裂解计算机的语言,仿佛学习一门外语一样。
在教育学中有一个理论,学习需要遵循阶段性原则,也就是老师在传授知识时需要注意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只有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诸葛越教授就是如此,比如在将搜计算机分解问题一章节中,并没有开篇直奔主题,而是采用不断引导启发的方式,从日常生活中的炒鸡蛋开始,逐渐延展到无人驾驶,再将分解问题与编程联系在一起。在后面的章节中也是同样的讲述方式,从抓牌讲到排序算法,有男孩女孩看电影演变到分类算法,以“怎么在书架上找到一本书“为出发点介绍搜索算法,由此解决了算法部分的介绍。
具体的算法是怎样的我就不在书评里过多介绍了,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适合任何想要了解计算机算法的小伙伴,真正对编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读书了解细节。虽然作者全书都在介绍计算机的具体算法,但是我仍认为最重要的是了解这些计算机思维对未来的影响。
作者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中,不懂计算机语言就等同于文盲,alphagode出现引发了人类的恐慌,认为智能机器人会取代人类。但是我却认为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我们需要冰箱,但没必要知道冰箱是如何制造的,我们只需要学会使用即可。
对于计算机的算法也是一样,人类中有一部分人能够准确地了解计算机的语言,然后担任计算机与人类的沟通桥梁,也能让普通人安逸的生活在智能时代。就像英语也是一门语言,至今仍有很多人英语水平较低,不能实现与外国人无障碍沟通,但是网络翻译软件的出现就可以完全跨越这种语言障碍,如果说计算机的算法也是语言,我们确实需要从小就开始了解,但是未必需要人人都精通。
未来确实是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也的确需要学习编程知识,这样才能在这个不断内卷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计算机的思维也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抛开人类一些不必要的顾虑,计算机的思维确实是最优的选择,学习很重要,但是没必要感到恐慌,AI在未来确实很重要,但是我们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