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上帝之盾,不死之鹰四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第三共和国的宪法规定,天主教和波兰民族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这种不可分割性体现于总统和教会的关系;但是在议会和内阁这个层面,波兰仍然是一个经典的议会制国家。所以可以说,波兰从联合王国时代和第二共和国时代就延续下来的这种看似矛盾、但实则是相辅相成的二元性质,在今天的第三共和国当中仍然能够体现出来。

·接上文·

分波兰的结果,是形成了俄罗斯的波兰行省、普鲁士的波兰行省和奥地利人的克拉科夫自由市。经过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把普鲁士人占据的那一部分波兰从普鲁士人的嘴里面挖出来,划归了拿破仑保护的华沙大公国。这个华沙大公国,就是近代波兰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者最珍爱的对象。他们把法国人看成是波兰民族独立的保护者,把华沙大公国的成立看成是波兰复国运动的先声。华沙大公国成立的波兰军团有一首军歌叫做《波兰没有灭亡》,后来就变成了波兰国歌。

hhh在拿破仑东征俄国的战役当中,波兰军团为拿破仑效死,创造了他们的民族神话。维也纳会议把拿破仑的华沙大公国变成了“波兰会议王国”,由大公国变成王国,由俄国沙皇兼任王国的国王,沙皇本人继续住在圣彼得堡,派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大公①到华沙来做它的总督。按照会议体系的要求,俄罗斯帝国应当是一个复合制的国家:沙皇在俄罗斯本土是一个专制君主,但是在芬兰大公国是立宪君主,在波兰王国也是立宪君主。波兰王国不包括所有的波兰领土,克拉科夫作为一个自由市,是由神圣同盟担保、主要由奥地利人保护的,由奥地利人控制的那一部分上西里西亚②的波兰贵族仍然是当地的主人,但是普鲁士人控制的波美拉尼亚③就不再是了。

————

1、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大公(-)沙皇保罗一世的次子,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立有功勋,年维也纳会议之后,兼任波兰国王的亚历山大一世任命他为波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行驶总督职权。

2、上西里西亚:见上图,黄线之内是年属于普鲁士的西里西亚;青线之内是年七年战争前属于奥地利的西里西亚。“上西里西亚”指东南部分。

3、波美拉尼亚:上图为17世纪的波美拉尼亚公国地图。下图红色部分为普鲁士的波美拉尼亚省。

与俄国统治地区不同,哈布斯堡统治宽松,克拉科夫繁荣依旧

《波兰没有灭亡》

hhh年波兰起义以后,俄国人镇压了波兰起义,把波兰王国的建制也废除了。于是,波兰的特殊体制被消灭,维也纳会议规定的那个波兰王国完全并入了俄罗斯本土。这是波兰历史上的最低谷。康拉德①流亡英国,在这个时候就相信波兰王国是永远不可能复国了,因为它的传统领土同时被三个相敌对的势力控制。如果德国人占了上风,也许华沙会获得解放,但是克拉科夫就不可能获得解放;如果俄国人占了上风,也许奥地利会失去克拉科夫,德国人会失去波兹南,但是俄国人同样不会让波兰独立的。波兰独立的前提条件是,德国人、俄国人和奥地利人同时失败,但是这好像是不可能的事情。俄国人如果失败了,那就会是德国人胜利;德国人如果失败了,那就会是俄国人胜利。他没有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布尔什维克革命的缘故,这样的情况居然当真发生了。

————

1、康拉德(JózefTeodorKonradNa??czKorzeniowski,-),波兰裔英籍作家,《吉姆爷》、《黑暗的心》的作者。

年起义

hhh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波兰王国来说是一次最好的机会,因为交战双方都希望利用波兰的势力为自己服务。德奥双方在最初的几次胜利以后占领了华沙,于是在华沙成立了摄政国①。由于大战造成的兵员不足,他们成立了波兰军团,波兰军团的首领就是后来的毕苏斯基将军。与此同时,波兰流亡者,尤其是国家民主党,在巴黎成立了波兰流亡者委员会,争取老朋友法国人的支持,要求法国人在战后为波兰成立民族国家。也就是说,这时候的波兰人实际上划分成了两个阵营:协约国的阵营主要由波兰过去的自由主义者组成,他们的主要政党是国家民主党,国家民主党是在巴黎的波兰流亡者委员会的核心主力,他们站在协约国一边,把波兰流亡者组织起来为协约国战斗;而在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占据的大部分波兰领土上,主要势力是社会党和毕苏斯基的波兰军团,他们站在同盟国一边,从同盟国那里得到了许多资源,如果同盟国占领了俄国,又把俄国控制的那部分波兰解放出来,就能建立波兰王国了。这两支力量,一个站在协约国一边,一个站在同盟国一边,各自搞自己的外交活动。国家民主党从法国人那里取得了波兰复国的许诺,而毕苏斯基和社会党则从德国人那里取得了波兰复国的许诺。只有俄国人始终坚持波兰不能复国,但他们能够坚持的时间不久了。

————

1、波兰摄政王国(波兰语:KrólestwoRegencyjne),是在年同盟国军队占领波兰会议王国时扶持的傀儡政权。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签署过程的谈判中,德国和奥匈帝国皆不承认此国的政府和外交主权。

俄军在华沙戒严

hhh二月革命爆发以后,临时政府表示愿意尊重波兰人的民族权利,但是还是希望自由的波兰和自由的俄罗斯能够形成联邦,同时临时政府不愿意让乌克兰独立,认为大俄罗斯人和小俄罗斯人是同一个民族,而不是不同民族。这时候,俄罗斯最坚定的解体论者不是资产阶级自由派,也不是温和的社会民主党人,而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只有布尔什维克坚持,俄罗斯帝国不仅可以解体,而且理应解体。他们宣布,任何人如果不承认波兰的独立,不承认乌克兰人有追求独立的权利,他就没有资格作为社会主义者。在布尔什维克政权和白军的生死搏斗当中,布尔什维克最主要的同盟者就是争取独立的乌克兰人和高加索人。布尔什维克在十月政变以后控制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个核心城市,而白军或志愿军,邓尼金和弗兰格尔,控制了南方乌克兰的土地。列宁天才地看出,白军的致命弱点就是他们所在的地区有太多的少数民族,如果布尔什维克把少数民族争取过来,那就可以瓦解白军的大后方。而邓尼金和弗兰格尔本身并不是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朋友,他们认为资产阶级自由派瓦解了沙俄帝国,才使像布尔什维克这样的德国人的带路党和解体论者占了上风。他们的目的是要恢复统一和不可分割的俄罗斯,他们愿意让这个统一和不可分割的俄罗斯废除沙皇,变成一个共和国,但是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个统一的俄罗斯解体成为一系列小国。因此,从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彼得留拉①和拉达的角度来看,乌克兰人的死敌不是布尔什维克,而是邓尼金。波兰人的看法也与此非常相似。

————

1、彼得留拉(SymonVasylyovychPetliura,-)早年为乌克兰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人之一,年加入地方自治联盟,当选为西部战线乌克兰拉达的领导人。十月革命后,逐渐成为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核心人物。年2月,苏维埃部队攻入基辅,宣布基辅成为苏维埃乌克兰的首都。中央拉达借助德、奥军队将布尔什维克政权赶出乌克兰,但随后被占领军强行解散。德国扶持斯科罗帕茨基组建傀儡政府,并沿袭了乌克兰传统领袖称号“盖特曼”。彼得留拉被盖特曼政府逮捕入狱。年11月德国战败,盖特曼政府被乌克兰民族同盟推翻,尚在狱中的彼得留拉被选为执政内阁成员之一。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虽然恢复,但同时和邓尼金白军、布尔什维克军队两线作战,最终顾此失彼。年2月撤离基辅,此后四处流浪。年3月,彼得留拉和波兰举行谈判,以作出巨大领土让步的代价换取波兰对乌克兰独立地位的承认。随后,波兰和乌克兰残余部队结成联军,向苏俄发起进攻,并于5月6日攻占基辅。苏俄红军于6月展开反攻,波乌联军败退,苏俄红军一度兵临华沙城下。波兰军队在华沙战役中大败苏俄红军,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停战。乌克兰残军瓦解,彼得留拉流亡,年在巴黎被暗杀。

年,毕苏斯基与彼得留拉

年,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向彼得留拉墓献花

hhh在白军和红军做生死搏斗的时候,彼得留拉和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跟布尔什维克结成联盟,在后方狠狠地戳了邓尼金一刀。而毕苏斯基领导的波兰军团按兵不动,等待双方最后打出一个结果来。毕苏斯基本人就表示,如果白军胜利了,他们大概不会容忍波兰独立的,如果红军胜利了,尽管他们理论上能够容忍波兰独立,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卑鄙的俄罗斯人,所以他们一定会玩弄花招,把他们理论上承认的东西用实际手段取回去的。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毕苏斯基这个看法实在是太英明了,这正是后来历史发展的结局。红军利用少数民族的势力消灭了白军以后,很快就把他们在革命当时许诺的各民族自决权给收回去了。列宁同志是这样解释的:“是的,我们是说过各民族都有权利建立自己的国家,但是你们也不要忘记我们是无产阶级国家,我们的意思是,波兰无产阶级完全可以独立,但是波兰的地主资产阶级不能独立,乌克兰的无产阶级完全可以独立,但是乌克兰的资产阶级绝对不能独立,等到红军把乌克兰和波兰的资产阶级消灭了以后,乌克兰的无产阶级自然而然地就会按照莫斯科的旨意,自愿地、自觉自发地加入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祖国——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不是俄罗斯人的国家,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国家。”这样一来,列宁的理论就一点漏洞都没有,任何人无论嘴再伶俐,都不可能说他不正确了,但是毕苏斯基的担心也就会很快成为现实。

年5月,演讲中的列宁。托洛茨基在右侧等待发言

hhh毕苏斯基是波兰第二共和国真正的国父和创始人,没有他,第二共和国是很难建立起来的。他的特点主要不是在军事方面——尽管他也是军人——而是在政治上拿捏分寸的能力。例如,在德国人搞布列斯特和约①、席卷东欧的时候,他坚持压住波兰民族主义者,坚持不跟协约国发生关系,不肯提前行动,因为那时候德国军队仍然很强大,幼弱的波兰军团大概不是德国人的对手。过了一年,德国本土发生革命,于是德国人派驻东欧的军团在一夜之间瓦解了,这时候他突然翻脸反对德国,从克拉科夫进军华沙。一年前仍然是所向披靡的德国军团,这时候急于回国去参加革命,轻而易举地把波兰和东欧的领土留给了波兰军团。他兵不血刃地统一了克拉科夫和华沙,建立了独立的波兰。

————

1、《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苏俄同德意志帝国及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于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俄国放弃对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的管辖与主权,承认乌克兰、芬兰独立,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共丧失了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万居民,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

签订《布列斯特合约》

hhh这时候,他又一次表现出良好的政治感觉。他跟巴黎的国家民主党①和亲协约国的波兰人达成一个协议,把克拉科夫的波兰人和华沙的波兰人、社会党的波兰人和自由主义的波兰人、站在协约国一边的波兰人和站在同盟国一边的波兰人重新组合起来,建立了波兰第二共和国。这个任务的艰难,比起他后来跟苏联打仗要困难得多。这个困难的程度,就相当于像是抗战结束的时候蒋介石和汪精卫能够顺利地建立联合政府一样。如果国民党也能有这样的政治美德的话,那么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发明就会成功了,但是我们知道国民党在这方面干的是什么事情,你也就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发明的条件和波兰民族发明的条件差别多么远。各个党派、站在各方的波兰人,在关键时刻能够重新焕发出中世纪那种爱国主义和波兰全民一致的精神,忘掉他们过去的分裂和仇恨,把波兰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抛弃他们过去的德国和俄国保护人,建立新的波兰第二共和国,这样一种看上去非常不可能的奇迹居然能够发生,就说明波兰民族发明实际上是已经成功了;而蒋介石和汪精卫始终合不来这件事情,实际上就是从侧面表明,中华民族的发明遭到了很悲惨的失败。

————

1、波兰国家民主党前身是年在日内瓦建立的波兰同盟(后改组为民族同盟)。该党宣传德国的威胁,-年与沙皇政府密切合作,沙皇政府被推翻后,转而投靠协约国(主要是法国)。年在巴黎建立波兰民族委员会。在-年期间为波兰共和国的主要政党。年后成为政府的反对派。

年3月,波兰复国

hhh第二共和国在华沙成立,从宪法角度来讲,它是一个高度民主的议会制国家,一切权力都归于议会。这个很自然,因为第一共和国的法统就建立在国会之上,一切权力是归于国会的。第二共和国和第一共和国的主要区别就是,它没有国王,主要的权力归于摄政内阁。但是这只是纸上的宪法,实际上的宪法、活的宪法跟纸上宪法有一个重大的不同,就是毕苏斯基的统帅部和华沙的国会之间的关系。华沙的国会首先是由各党派的协商会议成立的,社会党和国家民主党是其中的主要大党,国会所建立的波兰内阁首先是在巴黎成立的,他们选举钢琴家帕德雷夫斯基当波兰的总理。这个内阁主要的任务不是治理国内,而是搞外交,也就是在巴黎和会当中为波兰人争取利益。

————

1、帕德雷夫斯基(IgnacyJanPaderewski,-))波兰钢琴家、作曲家,一战期间到美国演出,把全部收入作为波兰战俘的救济金,并举行演讲达次以上,为祖国独立大声疾呼。年波兰独立后当选为内阁总理兼外交部长,代表国家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年退出政界,重返乐坛。二战爆发后,他在巴黎参加流亡政府,年当选议会议长,再次到美国奔走呼号,次年死于纽约,美国为他进行了国葬。

帕德雷夫斯基故居

hhh这个内阁的主要成就,就是在法国人的支持下划定了波兰人和德国人的边境。英法两国对波兰的态度是不一致的:英国人认为,波兰内阁为未来的波兰提出的边界要求太过分了,把很多德国人、俄国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居住地也划进了波兰境内,这样一个太大的波兰本身是无法稳定的,如果协约国不得不承担义务保护这个大波兰的话,它将来就会没完没了地跟德国人和俄国人打仗,而大英帝国的利益在海上,很不愿意卷入中欧的政局,所以他们不愿意在和会上支持波兰代表团的要求;而法国人则恰好相反,法国人一方面希望尽可能地削弱德国,另一方面希望在东欧制造一条防止布尔什维主义扩张的免疫线,所以他们支持波兰人的要求,希望尽可能地把波兰疆土划得大一些。最后巴黎和会划定了波兰的西部边境,规定,根据威尔逊总统提出的民族自决的原则,波兰人和德国人交错居住的地方划分为一小块一小块,由协约国派出的国际观察团监督,通过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他们自己的家乡是属于德意志还是属于波兰。但是东部边境,由于苏联代表团没有参加巴黎和会,和会没有办法为波兰划出东部边境,东部边境最终仍然要依靠毕苏斯基和波苏战争来解决。

波兰第二共和国

hhh国会和内阁完成了凡尔赛和约的外交,而毕苏斯基和他的参谋总部作为一个平行政府,完成了波兰东部边境和波苏战争的工作。这种宪法模式如果放在其他国家是非常古怪的,如果放在拉丁美洲那就很可能是军事专政的体现了,但是在波兰却是其来有自。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联合形成的波兰第一共和国宪法有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外交权是分割的:波兰王国负责面对欧洲的外交,在跟法国人或神圣罗马帝国各诸侯打交道的时候,波兰大使宣称,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立陶宛人跟波兰人的关系就像威尔士人跟英格兰王国的关系一样;但是在东方针对莫斯科人和乌克兰人的外交当中,一向是由立陶宛大公国做主的,在面对东方的外交中,立陶宛人的外交官会说,波兰和立陶宛虽然是联盟,但还是两个国家,它们有自己的军队和外交政策,我们跟波兰人的政策不一样,我们愿意保护东正教徒,尽管东正教徒在波兰是没有利益的。

毕苏斯基像

hhh第一共和国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它的二元性质和双元外交,这个特点也被毕苏斯基的第二共和国继承了。国家民主党和自由主义者是比较接近西欧的,国会当中他们的议席相当多,在波兰政府门面上的文官当中也是他们占上风,所以他们负责凡尔赛巴黎和会和针对西欧的外交;而毕苏斯基的总部基本是由一战时期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扶植起来的波兰军团构成的,他们构成了波兰的战争主力,但是在议会和文官政府当中地位显得不显眼。但是针对苏联的交涉主要不是由华沙的国会和波兰的外交代表进行的,而是由毕苏斯基和波兰统帅部进行的。毕苏斯基做这种事情有个理论依据,他说,俄罗斯人无论是保皇党还是布尔什维克,都是卑鄙的、背信弃义的,他们的外交像废纸一样不值钱,波兰无论跟他们达成什么协定都要看到,他们只有在软弱的时候才会遵守协定,强大的时候就会撕毁协定,所以保障波兰东部边境不能靠外交,只能靠统帅部。后来的事实发展证明他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最后波兰东部边境还是依靠华沙战役打出来的。

苏军的攻势

hhh关于这方面的军事和外交活动,因为跟主题没有太大关系,就不详细提了。整个进程大体上就是这样的:列宁出于国际主义的理由和欺骗性的理由表示说,只要波兰人愿意站在俄国人这一边,就可以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大部分领土全部划给它,比年瓜分波兰以前的边界还要大,这个一点问题也没有。苏维埃俄罗斯的谈判代表契切林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不争自己的领土。他跟德国人谈判的时候,愿意把大片俄罗斯土地送给德国人;跟波兰人谈判的时候,他愿意给波兰人的边疆,比波兰人自己提出的边界条件还要更优惠、更有利。但是涉及内政问题,他就很阴险地要求在波兰宪法内部插入几个特洛伊木马。在波兰人最初在军事上占上风、一路打到基辅的时候,他要求波兰人在自己境内保证“立陶宛人”的权利,甚至他都没有提俄罗斯人的权利,但是“立陶宛人”的权利是什么呢?是苏维埃立陶宛人的权利。因为共产党在立陶宛的第五纵队比在波兰的第五纵队要强大得多,他要求波兰人在宪法内部给这些人留一个位置,这就是等于说他要在波兰成立一个克伦斯基内阁,这个内阁当中要有几个共产党的代理人,为将来的世界革命做准备。波兰人拒绝接受这个要求,于是谈判破裂,红军一度打到华沙城下。

波兰宣传画

hhh在红军快要打到华沙城下的时候,契切林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要求把波兰军队作大幅度裁减,波兰正规军裁减到只有一万人,波兰民兵裁减到只有五万人,而波兰民兵要由工兵代表苏维埃控制。这就是意味着他要把未来的波兰政府变成一个软弱的、毫无能力的政府,在这个政府之下,就像是克伦斯基控制不了彼得格勒的工兵代表苏维埃一样,这个未来的波兰政府只有一万人马,控制不住由工农委员会控制的五万民兵。为了保险起见,假定波兰贵族地主是能征善战的,说不定这五万无产阶级民兵会打不过一万贵族地主的正规军,波兰还要跟俄罗斯达成军事协议,把波兰的大部分军用物资转交给苏维埃俄罗斯,同时禁止波兰人从海外进口武器或者从海外输入军官,因为波兰在海外的流亡者势力是相当强大的。这样一来,万一五万无产阶级民兵斗不过一万名贵族地主的正规军,苏维埃俄罗斯还可以随时随地支持这五万民兵。这样的条件实际上就是亡国的条件。这样一个“独立”的波兰,尽管在领土问题上会得到苏联的极大优惠,但是实际上是注定要变成苏联的傀儡国的。波兰人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毕苏斯基打了著名的华沙战役,然后又打了涅曼河战役,把大部分进入波兰境内的苏维埃军队要么是俘虏了,要么是赶到德国境内去了,他们在德国境内也被德国人解除了武装。到年冬天,列宁和托洛茨基发现苏联的经济形势已经不足以支持进一步的战争,于是同意跟波兰签署里加和约。

电影《华沙之战》中,毕苏斯基演示侧翼攻击方案

波军展示缴获的红军旗帜

hhh里加和约以后,波兰的二元体制变得更加突出。毕苏斯基变成了波兰的民族英雄,但他的党派在国会并没有占据优势。国会政权实际上号令不了统帅部,而且内阁也很不稳定。最初几年的波兰第二共和国很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和魏玛共和国,各政党之间形成的联合政府极不稳定,因为极小的原因就会倒戈。最后的结果是导致年的政变。从年以后一直到二战爆发,这个波兰第二共和国实际上是在统帅部监护之下的。在这个时期,波兰的国家元首由统帅部推举出来的“波兰元帅”担任。“波兰元帅”这个词不是个简单的军衔,是在毕苏斯基打败了苏联以后由波兰国会授予他的一个荣誉称号。以后,具有这个荣誉称号的人实际上就变成了波兰真正的国家元首,议会和政府是在波兰统帅部和波兰元首监护之下的一个次要机构。后来二战爆发、苏联和德国再次瓜分波兰以后,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就是这种波兰人称为萨纳奇体制(Sanacja)①的继承者。

————

1、年代中期,波兰几届政府迅速更替,形势日趋混乱,通货膨胀严重。年5月,毕苏斯基发动政变,重返权力中心,开始推行“萨纳奇”政策。“萨纳奇”(Sanacja)源于拉丁语“Sanatio”,意思是“纯洁”。“萨纳奇”的发起者都是前军官,他们对原波兰政府日益严重的腐败强烈不满。在萨纳齐体制下,波兰形势日益好转。

年5月,毕苏斯基和他的士兵们

hhh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斯大林在卢布林成立了一个傀儡的波兰政府,然后把这个政府安置到华沙。而波兰流亡政府的武力在华沙起义中基本消耗殆尽,已经不是苏联傀儡政府的对手了。美国人跟苏联达成的协议要求在东欧各国成立联合政府和自由选举,但是苏联用其常用的那种办法,轻而易举地操纵了联合政府和自由选举,在选举之前把波兰农民党和主要代表都逮捕起来,于是成功地建立起来了后来的“波兰人民共和国”,就是共·波兰。在这个体制当中还留有几个政协式的傀儡党,包括波兰农民党,但他们在国会中的议席是固定的,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动性。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末,天主教会和团结工会组成的联盟迫使雅鲁泽尔斯基①做出让步。而雅鲁泽尔斯基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戈尔巴乔夫不愿意再为统治波兰付出更高的成本。雅鲁泽尔斯基本人是波共最后一位军事独裁者,但是他自己的父母都是死在科雷马的苏联集中营里面,我们可以合理推断,他在苏联势力占上风的时候表面上装得像一个忠诚的共一样,但是实际上对俄罗斯的共人和苏联本身不可能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

1、沃伊切赫·雅鲁泽尔斯基(-),出生于卢布林省,年9月赴苏联,年7月加入于苏联组建的波兰人民军。年加入波兰工人党。年,任人民军总政治部主任。-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年,当选为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年,兼任人民军总参谋长。年4月-年11月,任国防部部长。年,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年2月-年11月,任部长会议主席。年10月起,任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同年12月至年7月,任波兰救国军事委员会主席(此时波兰全国实行“战时状态”)。年11月起,任波兰战时武装力量总司令兼议会国防委员会主席。年为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年被解除总统职务。

雅鲁泽尔斯基

hhh波兰开放的第一次选举使共人丢人现眼,他们在所有的自由选举席位中间只得到了两个议席。于是波兰很快就建立了第三共和国。第三共和国为了进一步地侮辱苏联,否定了共·波兰的合法性,把共·波兰当成是瓜分波兰时期的普鲁士人和俄罗斯人一样的外国侵略者的傀儡。第三共和国的代表飞到伦敦去,从第二共和国流亡政府的代表手里接受了波兰国家的象征物,宣布第三共和国的法统是从第二共和国直接继承下来的。第三共和国和第二共和国的主要不同在于,它没有毕苏斯基,因为它不是通过战争建立的,所以就没有毕苏斯基和统帅部的特殊势力。但是较之第一共和国和第二共和国,尽管第三共和国也是议会制的国家,总统在第三共和国当中却享有比较大的象征性和荣誉性的权力。

hhh总统往往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比议会和内阁更加倾向于天主教。波兰现在是天主教保守党执政的地方。议会和政府往往是保守主义者和自由派的联合政府,或者是自由派的政府。他们根据波兰加入欧盟时期的承诺,要把波兰搞成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但是波兰总统作为国家元首仍然是天主教会的保护者,对天主教会负有特殊义务。第三共和国的宪法规定,天主教和波兰民族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这种不可分割性体现于总统和教会的关系;但是在议会和内阁这个层面,波兰仍然是一个经典的议会制国家。所以可以说,波兰从联合王国时代和第二共和国时代就延续下来的这种看似矛盾、但实则是相辅相成的二元性质,在今天的第三共和国当中仍然能够体现出来。这种二元性质的体现最近一次爆发,就是波兰政府最近宣布的耶稣基督加冕为波兰王国国王这件事情了。尽管波兰在宪法上面是议会制的共和国,而且是只有总统而没有国王的,但是这次加冕事件是强调了波兰的天主教性质和欧洲性质,把波兰作为天主教会最忠实的追随者和保护者、作为欧洲文明边疆守卫者的性质,通过宗教和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可以说,现在波兰有一部成文宪法和一部活宪法,成文宪法是那部议会制的宪法,活宪法是一部天主教的宪法。

·正文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92nongye.com/gaishu/204621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