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8日举行的中国(杭州)科技金融西湖峰会上,51信用卡做了以“51信用卡致力于打造信用生态”为主题的演讲,并展示了51信用卡的iCredit大数据风控系统。iCredit是IntelligentCredit的缩写,寓意智慧信用;从智能风控系统到iCredit大数据风控系统,51信用卡致力于推动智慧信用发展,为有信用的客户提供可成长性的金融服务。
这次升级后为“iCredit”后,51信用卡的风控体系又会有怎样的质的飞跃呢?
大数据风控成焦点,市场切入独特
目前,国内的大数据风控体系大多存在于以场景化需求延伸而来的金融服务上,比如大电商体系的消费金融业务,往往利用电商交易和用户数据进行信用评价,并在数据积累基础上进行模型开发和更新迭代,最后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数据化风控体系。
而51信用卡的大数据智能风控体系是以更为直接的信用卡账单管理等负债管理需求衍生而来的,是通过用户活跃、真实的信用卡账单管理进行其他理财、借贷等需求的培育,利用一亿用户的活跃数据进行各种风控维度的设计和开发,也成为国内进行消费金融业务的另一种大数据风控路径。
前沿技术应用为内部驱动
在数据维度上,51信用卡已经进行了更为宽泛的用户拓展。数据来源包括信用卡账单数据、身份信息、运营商和微博等社交网络关系、内容上从信用卡账单扩展到了包括花呗、白条以及房贷车贷等多维度的信用数据上,进一步扩充了数据的丰富性。近年来51信用卡也投资了一些和信用、数据相关的外部平台,进一步夯实了用户生态基础。
iCredit的核心是大数据,历时半年打造,依托公司信用卡金融生态数据和深度清洗整合的内外部数据,汇集形成了针对每个信贷客户数万个风控变量的风险特征库。基于先进的“闪电骑士”特征工程平台,iCredit大数据构建了实时的线上特征库和近实时的分析数据集市。同时,基于对信用卡金融数据和公积金数据、运营商数据等多维度非金融数据的综合挖掘,建立起多维度的客群细分,构建了有针对性的风控模型。
iCredit的风控模型不仅采用传统的逻辑回归算法,还运用决策树、随机森林、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等算法,强化非金融数据在模型中的应用。
iCredit大数据风控系统打造智慧信用
51信用卡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全面升级为iCredit大数据风控系统,实现了更快更准的信用管理。一方面,通过结合业界最佳实践与自主研发,iCredit搭建起面向业务的智能风控决策平台,将风控策略的迭代周期从一个月缩短到了一周;另一方面,利用更加精准的模型和策略,在将盗用、欺诈等欺诈客户挡在门外的同时,iCredit实现了对客户信用的精准评定。
具体来说,基于全面的用户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iCredit能对单一客户的欺诈可能性进行评估;同时,为了防御团伙欺诈的风险,iCredit通过知识图谱算法快速还原欺诈疑似用户的关系网络,识别并拦防高危团伙。此外,依托于iCredit中的欺诈案件管理系统,搭建起反欺诈的协作闭环,实现了对欺诈风险事件的快速反应,保障正常用户贷款需求的同时将欺诈风险拦在门外。在iCredit的智能风控决策平台,通过实现模型和策略的快速部署,极大地降低了风控的试错成本,可以快速精准地预测用户和资产组合的风险水平,实现对客户信用的智慧评估。
iCredit大数据风控系统赋能业务从而能为客户提供更加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个性化的授信流程和风险定价,支撑起客户信贷全生命周期管理,使客户得到持久互惠的金融服务体验。
目前,大数据风控已经成为行业性基础科技金融工具,因此具有很大的外部商业化需求。在对外技术合作上,51信用卡已经开始了局部的技术输出,将自身风控体系中的一些核心技术要件对外进行商业化运作。由于风控系统运行稳健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良性资产环境,51信用卡旗下51人品贷已经顺利发行了首单ABS产品(通过京东金融ABS云平台发布了1.6亿“京东?51人品贷私募资产证券化产品”),提升了公司主体信用,也进一步加强了资本市场认可能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