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1北京药审被曝给参加评审的专家公关费

北京药审被曝给参加评审的专家公关费1万

导读

4月26日,孙忠实再次表示,自己对“吃六个胶囊不影响健康”这1表态不后悔。  当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举

4月26日,孙忠实再次表示,自己对“吃六个胶囊不影响健康”这1表态不后悔。  当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的“中国医药监管问题与对策”研讨会上,卫生部全国公道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大方地谈起了“毒胶囊”事件中关于“六个胶囊”的来源:“当时人民约请我做访谈,提早做了70个问题,我归纳总结成7个,其中大部分是讲用药安全的。在回答的进程中,问起铬超标胶囊的问题,我才有了那段表述。”  对修正药业,孙忠实表示:“去年在山东的会议,是中国优生优育基因科学专家指点中心约请我去的,只是谈了药品对生育安全问题,并没和修正药业的人接触。”  孙忠实通过多个渠道一再表示,“一天吃六个胶囊没事”属于科学真谛,并不是像外界所说的那样,拿了药厂的钱才这么说。  实际上,医药领域专家和企业之间也并不是“拿钱说话”那末简单。调查发现,其中潜藏着的隐蔽的利益链,使人触目惊心。  修正的会议  把孙忠实推上风口浪尖的,正是其与修正的关系。  2011年5月13日,中国优生优育基因科学专家指点中心、修正药业孕婴事业部、中油团体举行了一次推行安全用药的座谈会,孙忠实参会并作了报告。  孙忠实目前的身份是卫生部全国公道用药监测系统专家。该系统官方站显示,全国公道用药监测是中国医院协会主管的,而中国医院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则是卫生部。实际上,公道用药监测系统正是卫生部组织建立的。卫生部要求在2012年底前,将该系统覆盖二级以上的医院,以完善药物公道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虽然孙忠实并不是卫生部工作人员,但在业界,他有着较高的地位。孙忠实是海军总医院原药剂科主任,同时具有“药品审评中心专家”、“中国药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从孙所参加会议的介绍上看,当时参会的主要是修正孕婴事业部的各省总经理,也就是其市场营销骨干人员,会议类似于“学术推行”的动员大会,并不是是公益会议。  学术推行是制药企业营销的一种方式,即向医生介绍药品的特点、运用情况,以说明药品的优势,推动药品的销售。与“带金销售”这类直接给回扣的方式不同,学术推行掌控了医疗工作者需要不断再学习的需求,公道地增进销售,因此更加医生所接受。  孙忠实否认在该研讨会上收受了企业的费用,他同时表示自己与此次涉铬超标胶囊的9家企业均无利益关系。  不过一名药企人士介绍:“这类会议上约请专家,一般是保护关系的需要,可能会给专家几千元的费用。”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保护各类专家的关系。  “一个企业必须有专家资源,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专家,借机造访,包括约请专家参加研讨会。同时,专家到场可以建立企业的威望,对医生、对下级会更有说服力。”  固然专家对企业的价值,并不是行业权威这么简单,他们的资格和背景足以掌控企业的命根子。  专家的价值  孙忠实曾的身份是国家药品审评中心专家,各白癜风的发病原因类公然报导显示,孙忠实参与过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6次修订。  审评中心主要对新药、仿制药、补充申请等进行审评。审评中心专家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药企较看重新药的审评,由于新药常常意味着定价权,意味着企业研发投入的变现。  自从郑筱萸时期“冒进式”的审批狂潮过后,药监局对新药的审评变得十分谨慎,2006年郑筱萸案发后,积存了好几万新药申请。2008年,国家药监局清算了2.4万余个积存申请以后,每一年审批数量迅速下落。2010年共受理4068件新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药注册,2011年受理了4119件。  一个新药申请想要取得审评资历,常常要等半年以上,对企业来讲自然不容有失。审评进程中,专家组的意见占到很大比重。上述人士称:“审评中心专家库中依照不同药品,设立不同专家组别,一般每次审评有5到7名专家参加。”  有知情者称,一些专家实际上其实不充分了解药品的疗效和临床运用情况,只是看企业提供的资料,“很多专家都已退出医疗一线工作”。  该知情者称,新药审批环节也不具体把关检测药品的质量。企业提供的资料中,都有药品临床试验报告,药理的毒理等等,一般更不会触及药品包装的质量数据。  国家药监局在1999年时曾公布过“第二批专家库名单”,分为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临床学、西药临床学4大类上千名专家,几近均是所在领域业内权威。在此以后,国家药监局再未公布过完全的名单,仅是对该名单进行增补。  2000年时,药监局曾发布《国家药品审评专家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入库专家任期5年,任期满后自行出库,并束缚了入库专家为企业和产品进行商业宣扬的行动。同时明确规定“在每次药品审评会议前,从专家库中随机遴选出参加审评会议的专家名单”。  不过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实际上很多企业在审评中心会有内线,能提早得知开始审评的时间和参加专家名单,然后开始公关工作。一般每一个专家一万元,这是北京的行情。”  这几近成为行业内公然的秘密,该药企人士认为公关只是为药品成功获批加了道保险,其实不意味着产品存在问题而去公关,这1操作方式几近成为业内的潜规则。  “固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有这样的能力,不是所有审评都需要这样公关。”上述人士称。  在地方上,专家的气力也不可小觑。上述知情人士泄漏:“一些国家级的药品资助项目常常是省内专家审的,由于这些项目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利益,因此给专家的回扣也相当可观。一般会到达项目获助资金的10。”  以2009年科技部、卫生部等部委联合推出“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为例,资助经费中央财政拨付约为66亿元,地方配套经费(地方财政和企业)200亿元左右,第一批共支持了121个课题。  据药企知情者介绍,一般企业有在建药品项目,上报取得资助,比如一个项目计划投资2亿,实际取得国家资助经费大约500万,而分成给专家的10即从这500万中出。  而在新药审批环节以后,对药品的质量监管主要是各级药监局根据药品标准,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单位和中药材市场的药品,进行检查、抽验。  在此进程中,一旦发现假药劣药,也会集中取消、处理;但是此前鲜见针对药品包装进行处理的事件。故此番毒胶囊事件1出,震动四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92nongye.com/ksfc/1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