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problem analysis method)是80年代末由日立公司提出的一种软件开发方法
(4) 修改原型
(3) 征求用户对初始原型的改进意见
jackson方法是最典型的面向数据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jackson方法把问题分解为可由三种基本结构形式表示的各部分的层次结构三种基本的结构形式就是顺序、选择和重复三种数据结构可以进行组合,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这一方法从目标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结构入手,导出程序框架结构,再补充其它细节,就可得到完整的程序结构图这一方法对输入、输出数据结构明确的中小型系统非凡有效,如商业应用中的文件表格处理该方法也可与其它方法结合,用于模块的具体设计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由e.yourdon 和 l.l.constantine 提出的,即所谓的sasd 方法, 也可称为面向功能的软件开发方法或面向数据流的软件开发方法yourdon方法是80年代使用最广泛的软件开发方法
(2) 开发原始模型
(1) 确定用户需求
开发原型化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阶段:
当然能够采用原型化方法是因为开发工具的快速发展,比如用vb,delphi等工? 们可以迅速的开发出一个可以让用户看的见、摸的着的系统框架,这样,对于计算机不是很熟悉的用户就可以根据这个样板提出自己的需求
它首先用结构化分析(sa)对软件进行需求分析,然后用结构化设计(sd)方法进行总体设计,最后是结构化编程(sp)它给出了两类典型的软件结构(变换型和事务型)使软件开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它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输入、输出数据结构,指导系统的分解,在系统分析指导下逐步综合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是:从输入、输出数据结构导出基本处理框;分析这些处理框之间的先后关系;按先后关系逐步综合处理框,直到画出整个系统的pad图这一方法本质上是综合的自底向上的方法,但在逐步综合之前已进行了有目的的分解,这个目的就是充分考虑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结构pam方法的另一个优点是使用pad图这是一种二维树形结构图,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具体设计表示方法之一当然由于在输入、输出数据结构与整个系统之间同样存在着鸿沟,这一方法仍只适用于中小型问题
原型化开发比较适合于用户需求不清、业务理论不确定、需求经常变化的情况当系统规模不是很大也不太复杂时采用该方法是比较好的
2、面向数据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
产生原型化方法的原因很多,主要随着我们系统开发经验的增多,我们也发现并非所有的需求都能够预先定义而且反复修改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下一页>>
3、 面向问题的分析法
2014年上半年软考考试真题及答案 考后免费估分系统
1、结构化方法
各地2014软考报名入口 各省考试官网 2014年下半年软考成绩查询
4、原型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