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9月份外贸数据,出口总额同比大跌5.6%,比预期值2.5%整整低了8.1个百分点,如果以美元计算,这一数据则同比大跌10个百分点。
8月份的这一数据则为增长5.9%,这一“红色数据”的公布,终结了中国出口额连续六个月的正增长,并使进出口贸易总额再次缩水。
6个月的中国出口增长告一段落
另外,中国9月进口同比增(按人民币计)2.2%,前值为10.8%。据数据显示,由于外需持续疲软,中国9月对外贸易继续萎缩,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总额双双回落。
上图为中国出口和进口总额柱状图
全球市场瞬间懵逼
这个幺蛾子来的很不是时候,看看全球市场的景象吧,怎一个乱子了得?!
英国5月脱欧的阴魂未散,英镑闪跌时不时的出来捣乱,欧洲意大利公投风波再起,德意志银行还在嗷嗷叫疼,美国更热闹了,总统大选上演对骂比赛,“你下流,你老公更下流”的对撕剧情让全球人民看的瞠目结舌,中国呢,人民币刚刚经历了7月到9月的震荡企稳,刚刚探出脑袋要出海,汇率就像断线风筝一样开始一贬再贬。现在又闹出9月出口数据超预期大跌的戏码,全球市场反应不激烈才怪呢。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幕:今日上午10点中国外贸数据公布后,包括美国股指期货在内的一系列市场指数掉头向下,避险情绪推动日币汇率瞬间走高。
首先离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加速下跌
(按美东区时间计算)
其次,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下跌0.7个百分点(图上)日元兑美元疯狂跳涨。(图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74个百分点。
再看看亚洲市场,中国数据公布后,香港恒生指数加速下跌
MSCI亚太地区(除日本外)广泛股市指数下挫1个百分点,贬至今年9月以来的最低,日本股指也随之下跌0.4个百分点。而日本货币汇率随之走高。
中国股市也不例外,数据公布后,上证指数下探了0.3个百分点
同时,CBOE波动性指数,即反应投资者近期情绪的“恐慌指数”,保持在16左右的高位。路透称,这意味着世界市场前景极度不明朗。
出口下滑的原因
1、9月份历来是进出口贸易的高峰期,从近三年的统计数据看,9月份的进出口数据仅次于1月和12月,所以基数相对比较高(进出口统计数据是同比)。不过这个原因在韬略哥看来只是统计意义上的,要想知道具体的内涵,还是从出口的区域、行业和部门等几个维度入手。
2、从出口的地区来说(以人民币计价),对中国贸易量重要的国家和地区中,美国和东盟国家下降了1.9%,欧盟增长了1.8%,香港下降1.8%,台湾下降了7.3%,韩国下降了1.4%,日本基本不变,巴西和南非更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
要说9月份的出口亮点就是最近向中国靠拢的菲律宾,我国对菲律宾出口增长22.9%,还有中国和好伙伴俄罗斯,中国对俄出口也增长了14%。
细致的分析一下上述地区可以看到除了经济因素,政治方面的因素可能也包含在里面,比如韩国、台湾等。另外巴西和南非则是因为农产品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低迷导致对中国的农机具等产业需求疲软。
3、就企业的性质来说(以人民币计价),民营企业依然是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无论是出口增长率(前三季度民企出口增长4.1%)还是出口规模(民企占出口总值的38.6%)。
问题主要出在国企和外资企业上,国企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额下降9.8%,外资则下滑了4.1%。
4、就具体行业来说,船舶、显示器、钢材、贵金属首饰、陶瓷、鞋、灯具、化肥、机电等传统中国的优势产业出现了比较大程度的下滑。而玩具、塑料制品等行业是正增长。
出现上述行业的下跌,分析主要是全球需求的疲软和相关产业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等过所致。
影响和启示
9月进出口数据疲软会有什么影响和启示呢?下面韬略哥给出自己的分析。
1、十月一之后人民币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贬值,一下子击穿了6.7这一“铁底”,截止到今天(13日)这种跌势仍在持续。
人民币汇率走势
在进出口数据没有出炉前,韬略哥分析是因为人民币进入SDR之后,维护人民币估值的最大作用消失,同时为了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央行有意的因势利导人民币贬值。
而目前来看,央行显然有更为明确的意图诱导人民币走低,这就是9月份的出口数据疲软。
此前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樊纲两次公开发表希望人民币贬值的言论,而在本月初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会控制国内的信贷增长。如果加上本月的进出口数据,那么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就更加清晰了。
央行未来可能会更多的放松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借助于境外一些做空人民币的力量来帮助人民币走低,而在国内则可能会进一步的维持适度的宽松政策,保持流动性。至于说会不会进一步的在国内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比如降准降息,韬略哥分析可能性不大。
另外,由于本月中国自香港进口出现年9月份首次的负增长,这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离案和在案价差缩小限制了人民币的套利机会,也说明央行正向引导人民币走低。
至于人民币会贬值到什么程度,韬略哥维持人民币年底会守住6.8的判断。
2、不要因为9月份的出口数据疲软就对中国经济感到悲观,因为可以看到中国国内的一些经济数据表现还是不错的,比如PPI、用电量等数据,而出口可能更受国外需求因素的影响,国内能做的有限。
同时,从进口数据上来看,相对出口数据还没那么差,这也间接反映了国内经济目前仍然比较稳健。
3、除了人民币贬值,就产业结构来说,有一点韬略哥比较在意,就是中国此前一些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表现的都不太尽如人意,需求不再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全球经济产业转移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出现逆转,对于这两者中国显然都是比较被动的。
所以,可能我国必须加速调整经济结构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4、最后,我们换一个角度想想好的方面,主要是针对投资的。
首先,因为出口数据不好等因素,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人民币会进一步贬值。那么对于出口企业,尤其比较目前还处于优势的产业是利好的叠加,从A股中寻找这类企业比较稳妥,机会也较多。
再次,房地产行业出现拐点,出口也相对比较疲软,那么PPP项目等基建项目应该会加速上马和落地,国家的相关政策也有望进一步加大。在A股中,一些有深度参与PPP实际运作的企业,包括环保、工程基建等板块预计会迎来估值的上移。
任何机会都是相对的,如果已经过度透支未来的预期一定避免参与。
来源:金融界网站
怎样治疗白癜风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