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教育装备工作室

第三章:建构

技术与路径

学科实验室3.0是一个完整的学科教学应用解决方案,基于师生建构空间环境、基于教学建构实验技术、基于课程建构教育平台,从局部到整体、从设备到仪器、从物到人,全面迭代升级。

——有为教育装备工作室

本章内,共有8篇报告:

1.构建历史学科3.0实验室,打造核心素养培养新平台

周建宇

2.以师生为本,构建学校智慧环境,打造校园幸福生活

吕栋

3.节气大数据和地理STEAM课程的实验室链接之路

齐德利

4.实验教学与STEM教育相贯通的课程中心建设

姜锋

5.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与策略

罗梓瑁

6.泛STEM概念下学科实验室建设尝试

李剑

7.教装创新,课程为王——实验室3.0阶段,友高创新课程建设及应用介绍

尤丹立

8.新课程标准下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与应用

罗洁华

有为教育装备工作室·出品

作者

齐德利

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貌室研究员

导读

地理学里诞生的科学理念、技术方法、工程措施、艺术创造和数学测量等,这些近现代细分的STEAM课程,在中国古代都部分或者全部地包含于博大精深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里。

以下内容来自中科院地理研究所齐德利博士

在学科实验室3.0大会上的演讲实录,有删减

一、节气是大数据科学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节气大数据和地理STEAM课程的实验室链接之路”,主要的目的就是探讨学科实验3.0的建设。其实在多年前,整个欧洲都在铺天盖地进行一场自然教育的革命,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如荷顿、达尔文、阿加西、法布尔、梭罗、牛顿等等很多的科学家,包括英国皇家学会,都在开展一些自然教育。其实我们中国的老祖宗已经有这方面的持续研究。

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中国的产物,它应该属于全世界。节气是大数据科学,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跟我们说一个观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实我们在梳理这些教育部下发的的文件时,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些国家的管理者对教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研判。

那么,在中国相对贫困偏远的地区,二十四节气自然教育怎么推进?今天在座的有很多可能都是省会城市的,但是对于中西部以及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学校,他们的校本课程怎么做?他们的创客空间怎么建设?他们的综合性通识课程怎么去做?我们有没有想到路线图?

二十四节气是地地道道的大数据科学,是经历了上千年的原始数据采集、积累和分析之后的规律总结,是人类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大数据科学。大数据不仅已变成了社会和个人资源,它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而对于乡村学校、对于执教语文数学多门课程的老师而言,二十四节气其实是最好的素材,它几乎包含了所有学科需要的大数据。

齐德利博士在大会演讲

二、地理学是身边的科学

我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我认为地理学就是身边的科学。我们所主要研究的就是地球表层系统科学,也称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其实就是我们周围的一切,包括城市乡村、工业农业、动物植物、山川岭谷与我们人类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数据用于研究这一身边的科学,比如智慧城市研究,网上有很多相关课件内容。另外,还有两百多个野外台站,我们将台站收集的大数据提供给学校,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开发课程。另外,全国各地还有很多的博物馆、科技馆和体验馆,很多都有相应的







































哪里治疗白癜风病
如何治疗白癜风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92nongye.com/gaishu/204620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