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题下蓝字
部分使用全国卷省份↓↓
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
山东卷: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使用新课标Ⅰ卷的省份是人口大省,为了增加高考区分度,新课标Ⅰ卷的难度大于新课标Ⅱ卷。高校下放名额是以省(直辖市)为单位,所以使用新课标Ⅰ卷的考生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本文用图表形式帮助使用新课标Ⅰ卷的省份考生分学科解读,包括高频考点分析、典型例题剖析、复习建议及备考策略及资深名师多年教学精华总结,帮同学们为年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注:
1、本文分析数据基于-年高考试题,未涵盖年高考试题。
2、教育部已对年高考考试大纲做了调整和修订,请结合年最新考试大纲进行备考!
3、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数学(文科)一、高频考点分析
由以上柱形图可知,新课标I卷高考文科数学近六年高频考点为:
1.函数与导数,立体几何,圆锥曲线,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年均占比14.45%,12.98%,10.13%,9.44%,6.78%;
2.统计,概率,不等式与线性规划,年均占比4-6%;集合与简易逻辑、复数、算法与框图,年均考查约5分左右,即一道选/填分值;
3.最后一道计算题为3选1,10分,可在圆、相似;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解绝对值不等式、最值这三道大题中任选其一。
二、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
●试卷结构:
1.选择题12×5,最后2-3道较难;
2.填空题4×5,最后1-2道稍有难度;
3.解答题5×12+10。
●考试时间分布:
共分钟,选择题40分钟,解答题80分钟。
●复习建议:
1.研读大纲;
2.回归教材;
3.专题复习,归纳同类;
4.适当练习,重视典例。
数学(理科)一、高频考点
由以上柱形图可以得出,新课标I卷高考理科数学近五年高频考点为:
1.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和概率与统计,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年均占比11.43%,9.36%,7.69%,6.34%;
2.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占比合计12%左右,也需同学们着重注意;
3.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推理与证明题,占比4%左右;其余知识点年均占分约为一道选/填题的分值5分;
4.最后一道计算题为3选1,共10分,可在几何证明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这三道大题中任选其一。
二、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
试卷结构与考试时间同文科数学。
●拿分技巧:
1.三角函数、数列、概率、综合、立体几何、三选一题目难度不大,保证拿到基本分数;
2.圆锥曲线和导数难度相对较大,请拿到基本分后,再突破高难。
●复习重点:
1.补全易错题、薄弱知识点;
2.善于总结结论、方法;
3.多与同学交流做题经验与思路;
4.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①做往年的模拟题或真题,选填控制40分钟,进行强化训练;
②每天做1-2道圆锥曲线或者导数的大题,不用限制时间,做深入地分析。
语文语文科目课标Ⅰ卷与课标Ⅱ考查形式上和难度差别不大,考题内容选材上有所区别。
年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年均是材料作文。
备考建议:
1、今后的高考语文试题,势必会从新闻、科普文、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材料中,选取更多生动鲜活的事例,意在引导考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考生在年高考备考中,一定要增强“时事语文”意识,及时阅读新闻报刊,保持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
2、考生还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基础知识尤其是古诗文的积累,融汇历史知识,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
3、以往的高考大纲中,现代文阅读共有三篇,其中一篇论述类文章阅读为必考,实用类和文学类阅读则是二选一。现在三篇都是必考了,一篇字的文章,阅读加答题要15-20分钟,如果其他题量没有减少,就意味着语文高考答题时间将更加紧张。
英语年发布的考试大纲中,未对英语考纲做出修订。
一、近3年高频考点分析
1.试题分值
2.年到年各类题型的考点分布
2.1阅读理解
由上图可知,近3年英语阅读理解以细节题和推断题为主;词义推测和主旨大意两类题型考查较少,每年一种题型一道或无。
体裁以记叙文为主,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基本每年一篇。
●做题方法:
(1)细节题
①略读获取主旨大意;
②写下信息词,注意层次结构的词;
③查读法(带着问题找答案);
④细读。
(2)推断题
①文章没有给出明显的事实和依据,让你自己根据文章给出事实进行理解、推断;
②做题方法:可用排除法。
2.2完形填空
●考查词性频率: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
●体裁:
记叙文、议论文、夹叙夹议。其中记叙型完形填空是高考和备考的重点。
年选材常用国外网站几年前的文章、选项表意优先,长短其次。
●做题技巧:
①首句信息:主旨
②暗示信息:语境
③语篇标志语、逻辑关系词语
④原词复现,近义词语
2.3语法填空(年由单选题变为语法填空)
●体裁:
短文体,提示词7个,无提示3个。只填1个词。
●如何下手:
(1)分析句子结构;
(2)结合语境;
(3)具体出题形式与答题技巧:
①给出动词基本形态,填写词性词形转化(转为名词、形容词),或填写谓语部分,可能需要填写两个或三个词,或是填写非谓语动词;
②给出形容词,需要填写比较级、最高级,或词性词形转化,转化为副词,或是填写反义词(前缀);
③给出副词,填写比较级、最高级,或是填写反义词;
④有提示词考查: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
⑤无提示词考查:冠词、介词、连词、代词。
2.4短文改错
上表显示,近三年全国课标I卷短文改错高频考点为名词单复数、连词、冠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动词时态和代词。
●出题遵循原则:
“一删,一填,八改,15个出题点”。难度较低,共8-10个句子,符合每个句子有0-2处错误。
下面给同学们列举近3年短文改错的实例,帮助同学们练习总结规律:
二、书面表达
●体裁:
书信体。如邀请函、自荐信、感谢信、道歉信等,并熟悉各种相关的体裁和句式;
●内容:
体现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主题的题材;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题,如游览名胜、民俗节日等;会用英文描写传统文化。
●高分作文的三大要求:
①内容完整,表达准确
②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③表达正确,语句优美
三、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
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词汇、短语、语法。3月前
二轮复习:专项练习。语法专项练习,题型专项练习。4月
三轮复习:冲刺高考。5月→高考
●习惯:
①词汇习惯:掌握个词汇;
②阅读习惯:每天做至少1篇阅读练习;
③字典习惯;
④错题本习惯:经常拿出来复习;
⑤提问习惯:不留任何知识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