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有序表的折半查找

有序表即是表中数据元素按关键码升序或降序排列。

折半查找的思想为:在有序表中,取中间元素作为比较对象,若给定值与中间元素的关键码相等,则查找成功;若给定值小于中间元素的关键码,则在中间元素的左半区继续查找;若给定值大于中间元素的关键码,则在中间元素的右半区继续查找。不断重复上述查找过程,直到查找成功,或所查找的区域无数据元素,查找失败。

【步骤】
① low=1;high=length; // 设置初始区间
② 当low>high 时,返回查找失败信息// 表空,查找失败
③ low≤high,mid=(low+high)/2; // 取中点
      a. 若kx<tbl.elem[mid].key,high=mid-1;转② // 查找在左半区进行
      b. 若kx>tbl.elem[mid].key,low=mid+1;转② // 查找在右半区进行
      c. 若kx=tbl.elem[mid].key,返回数据元素在表中位置// 查找成功

【例9.1】有序表按关键码排列如下: 7,14,18,21,23,29,31,35,38,42,46,49,52 在表中查找关键码为14 和22 的数据元素。

⑴ 查找关键码为14 的过程
【算法9.2】
int Binary_Search(S_TBL tbl,KEY kx)
{ /* 在表tbl 中查找关键码为kx 的数据元素,若找到返回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否则,返回0 */
int mid,flag=0;
low=1;high=length; /* ①设置初始区间*/
while(low<=high) /* ②表空测试*/
{ /* 非空,进行比较测试*/
mid=(low+high)/2; /* ③得到中点*/
if(kx<tbl.elem[mid].key) high=mid-1; /* 调整到左半区*/
else if(kx>tbl.elem[mid].key) low=mid+1; /* 调整到右半区*/
else { flag=mid;break;} /* 查找成功,元素位置设置到flag 中*/
}
return flag;
}

【性能分析】
从折半查找过程看,以表的中点为比较对象,并以中点将表分割为两个子表,对定位到的子表继续这种操作。所以,对表中每个数据元素的查找过程,可用二叉树来描述,称这个描述查找过程的二叉树为判定树。 可以看到,查找表中任一元素的过程,即是判定树中从根到该元素结点路径上各结点关键码的比较次数,也即该元素结点在树中的层次数。对于n 个结点的判定树,树高为k,则有2k-1 -1<n≤2k-1,即k-1<log2(n+1)≤k,所以k= 。因此,折半查找在查找成功时,所进行的关键码比较次数至多为。

接下来讨论折半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便于讨论,以树高为k 的满二叉树(n=2k-1)为例。假设表中每个元素的查找是等概率的,即Pi= ,则树的第i 层有2i-1 个结点,因此,折半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所以,折半查找的时间效率为O(log2n)。


转载请注明:http://www.92nongye.com/xxmb/xxmb/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