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教君说
今天起,北京高考本科志愿开始填报,6月29日20时结束。这两天,不少圈友通过后台在咨询,自己的分数报考哪所大学比较有把握?
这确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不过圈内专家的建议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今天“京城教育圈”和大伙分享的是业内资深人士“寸草报晖”所分析的年一本院校报考参考分数表。该表以年、年高校录取分数及结构(分数段及分数段内录取人数)为基础,对应出今年参考分数。适当考虑大小年、17年招生计划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参考分数表仅供参考,广大考生和家长需理性看待。正如作者所说:本“报考参考分数”,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据此填报志愿者风险自行承担!
“参考分数”依据说明
以16年、15年高校录取分数及结构(分数段及分数段内录取人数)为基础,对应出17年参考分数。适当考虑大小年、17年招生计划的变化。
院校的备注,帮助来确定院校录取的稳定性。往年结果、招生计划等,对一个学校的今年的招生会有影响,可以据此理性参考。
特别注意事项
近年大小年院校、招生计划少的院校、17年招生计划变化较大的院校、新增代码院校,均为“更测不准”院校,宜以大年记,就高不就低,不能用来兜底。
测不准解释:尽管计算中运用概率统计、多年数据加权,考虑了大小年,提前批及港校的录取,今年招生计划的变化,尽可能地尊重了历史数据。
但是,尽管如此,不可确定的因素仍然很多,比如考生报考心态(冲高还是保守)、计划变化、近年考生对院校的偏好程度(强化院校冷热)、院校录取政策(提档比例、扩不扩招、是否承诺专业)、院校自主招生认定情况(含保送生转自主大多数可能占用统招计划)、等等,特别是招生计划少的院校,报考人数(及报考考生的分数结构)对录取影响非常大(也就是往年大小年明显的院校)。所以,在无序博弈下,真实结果完全无法预测,数据误差必然存在。
风险强调,梯度原则:冲高需能接受最差专业;保底需两层保底,E志愿志愿保底,F志愿万分保底!
特别说明:即使是16年、15年已经两年大平行,高校的录取分数和高低位次,也不能永久定型,还要有几年震荡才能逐步走向平稳,因此,本参考的不靠谱性非常强,不是预估线,仅仅是参考线。
文史类
重点说明
与理科相比,文科招生计划少。招生计划少,意味着随机性很大,不稳定性更高。所以,凡是招生计划少的院校,要特别注意其波动性,不易做兜底院校。
招生计划变化,如北工大(实验)合并到本部,招生计划大幅度增加,都会影响录取的稳定性。很可能会低于首经贸。
大小年,平行志愿下,并非没有大小年。比如首经贸,16年就略显小年。
凡是新代码、少计划的院校,一定会不稳定,肯定不稳定。
部分院校,16年有补录。尽管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最低分数,高于一本线,但是可以默认为一本线。当然,厦门大学有特别,16年厦门大学补录,为极其不正常状态。厦门大学位置,应与武大、中财持平。
报考参考分数
不准确,误差大,责任自负,风险自负
理工类
重点说明
计划变化的影响,如首都医科大学,16年预防医学、检验等低分专业并入,导致最低分数与15年比较大幅度降低(考生怕专业调剂,具体录取结构可参大厚本)。17年,招生计划大幅度减少,招生专业的变化,有可能导致分数比16年上涨。如果按照16年排名,来做兜底志愿,则风险非常大。
招生计划少,导致的录取不稳定。比如上海大学,录取分数(高)超过了预期。报考时需理性认知。
招生计划变化,如上海财经减计划、北工大(实验)合并到本部,都会影响录取的稳定性。
大小年,平行志愿下,并非没有大小年。
凡是新代码、少计划的院校,一定会不稳定,肯定不稳定。
部分院校,16年有补录。尽管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最低分数,高于一本线,但是可以默认为一本线。
报考参考分数
不准确,误差大,责任自负,风险自负
编辑
江远
文章来源
寸草报晖的新浪博客
图片来源
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