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暑假过半。SAF的暑期项目也持续了一段时间。此前我们报道了暑期记者——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YuchenSong的分享
暑期在线项目进行时!没想到第一天上课,我就……
随着项目的深入,YuchenSong也有了很多的体验和感想??
这个暑假,我报名了UCB的CS61BL《数据结构》课程,而这门课程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团队合作。课程里的诸多实验和项目都是需要团队协作共同完成的。除此之外,如果你在论坛上帮助了别的同学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你也会有相应的加分。可以说,这门课程除了测验和考试外,剩下的内容全部都鼓励团队学习。
初期团队合作的挑战
关于课程里的团队合作,主要是通过协作写代码进行的。课程第一周,我们会自由组队/被随机分配1-2名partner,而之后的课程任务,都要和他们一起进行。
说实话,我最开始其实挺不习惯这种形式的。至于原因,我觉得可能有三个:第一是自己和队友的进度难以保持持续性的一致,这样就会导致速度快的队友必须要等速度慢的队友,白白浪费时间。第二个原因是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欠佳,讨论起来不方便(不过这正是我努力要提高的一点)。第三点就是好像中国学生普遍不太适应团队合作?至少我有这样的想法,自己的代码嘛,自己改就好啦,一起的话,感觉会降低各自的学习效率。
逐渐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然而,在经历了几周的课程之后,我的看法有所改观。
首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课程强度很大,以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完成所有课程要求的任务。
其次,一个人的智慧也是有限的,有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自己逻辑的漩涡,无法自拔(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钻牛角尖),但是,和大家一起探讨问题,会激发很多灵感。
最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和别人合作解决问题,不如就在校园里先练练手。
此次SAF的伯克利在线课程还为我们准备了贴心的《团队合作指南》供我们参考,而在每个实验中,也会明确指明在哪个阶段我们应该要更换写代码的人了。可以说,是保姆级别的团队合作教学了。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们国内的学生从来都是只为自己成绩买单,很少有为一个团队成绩负责的经历和意识,我想,这也正是我们国内教育有待改善的地方。而有了这次的在线项目经历,我相信一定会加强自己未来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如果你也正在参加我们的暑期项目,
同样欢迎分享你的课堂感受!
你可发送至lina.hu
safchina.org期待你的投稿!
SAF最新小程序已经正式上线!
扫一扫,进入
找到最适合你的DreamSchoo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