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探讨了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规划治理的现代化问题。城市规划是伴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有效治理的基础性手段。中国正经历着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将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的主要对象和基本单位,因此更需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思考中国城镇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路径和重点。
作者:
陈晓彤,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
何泰然,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硕士研究生;
李泽妤,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教授;
杨雪冬,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类资源的高度聚集空间,集中呈现了现代国家治理运行的方式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性选择,具有深远的经济社会影响。作为一个复合的变革过程,新型城镇化之“新”不仅在于它是一场超大规模、高速进行的人和土地的城镇化,还在于这是它与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当代其他变革进程交织在一起相互推进的。从根本上说,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在于将“农业中国”改变为“城市中国”,重构了政治经济生活运行的空间,城市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国家治理的主要对象和基本单位。
因此,只将新型城镇化视为经济增长的引擎、经济赶超的机会,必然会思维和行动上简单化,无法充分实现新型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功能。没有新型城镇化,就谈不上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不能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就是失效的城镇化。本文将从城镇化带来的空间重构入手,总结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治理手段发挥的作用;然后分析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规划治理面临的问题;最后尝试提出,提升规划治理作用的若干措施。
一、城市化需要空间的规划治理
在本质上,城市是人类聚集的空间。无论是历史上的消费城市、生产城市和中介商业城市,其共同点就是“城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个异乡者的聚落”。由于人口的聚集,使得城市相对于乡村,就具有了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和个体的异质性强等特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复杂多样的社会分工、社会关系、社会需求、社会问题以及相应的调控管理制度。
尽管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现代城市的出现,才展开了城市化这个世界性历史进程。在当代,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是最值得儿童白癜风饮食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