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美玉,需要经过琢磨打造之后,才能显现出它的真正价值。对于金融企业来说,数据不只包括自身业务系统中为支撑正常业务流转的数据,还包括从外界交易流中收获的大量第三方数据,这些数据就像是未经雕琢的美玉,需要“大数据治理”这一“雕琢”的过程来对数据进行价值发现。
一、为什么大数据治理在金融行业这么火?
早在几年前甚至更早,国内各大金融机构就开始尝试大数据治理相关建设,纷纷将大数据治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中比较早的有国家开发银行等,北京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等也随后开始了大数据治理项目。
多位金融专家曾指出,大数据治理能获得国内金融企业广泛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开展大数据治理
外部监管和审计对大数据治理的刚性需求是金融行业普遍重视大数据治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融业作为国家命脉,受巴塞尔协议III等协议影响,受人民银行、银监会、外管局等部门的多口监管。年,银监会制定了我国商业银行分步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指导意见,要求金融企业对风险实现资本计量,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腕骨”监管原则;随后,《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对金融企业数据治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再有,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部门也纷纷对金融企业提出了一些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相关的要求,数据治理也是其中的重点。
就目前趋势来看,未来几年,监管部门很可能进一步完善监管细则,对金融企业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有效性和及时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2、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离不开大数据治理
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部门需要密切胃溃疡饮食要注意推荐3款药膳食疗注射了流感疫苗就能永远不得感冒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