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见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见成效

为了培养学生编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求解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科学系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中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1)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以“任务驱动”为线索,主要经历4个阶段:

第一是“目的明确”。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和定位选定项目,明确目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搜集必要的资料和素材,写出总体任务指导方案。提前或随堂布置学生任务。

第二是“项目分解”。教师将项目分解成相对独立的任务,每个任务包含一个或几个数据结构课程知识点,经过与学生的充分讨论,明确每个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学生写出任务需求报告。

第三是“任务实施”。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组,学生以5-7人小组为单位,由学生主导进行组内人员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的职责,以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学生需要课外查找和学习相关知识来完成任务,组内成员通过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形成任务设计目标、需求分析和设计代码,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进行集中指导、分组点评、跟踪检查、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第四是“成果讲评”。任务完成后,学生要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解设计目标、运行代码、任务内容及成果、创新创意、自评技术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接受教师点评,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提交“任务结题书”和完整代码。

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项目的答辩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如何清晰准确地阐述观点,如何组织和利用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变传统验证型实验,任务题目多以开发式为主,布置的任务强调实际编程能力的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学生从解决简单问题入手,逐步扩展到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点覆盖全面,涉及栈、队列、树和二叉树、排序、查找、线性表等知识点。课程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分组讲授算法设计与代码分析,回答老师的问题。









































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92nongye.com/zyjs/204618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