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融与经济危机后,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中等财富阶层收入增长减缓,职业发展机会减少,占比明显下降,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和不安全感陡然增加。这就使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自我认同问题。由此,再次告诫我们,中等财富阶层的基本诉求是稳定,收入稳定、预期稳定,乃至社会稳定。
从“中产阶级”到中等收入阶层
middleclass,可以有多种译解,最常见的是“中产阶级”。这个译法带来了一个问题:现时人们见到“中产阶级”这个说法,就首先用自己的财产来衡量,然后就退避三舍,大呼,我怎么能算“中产阶级”?
其实,middleclass的内涵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中产阶级到中等收入阶层的演变。美国社会学家莱特·米尔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用老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的划分,揭示了这一变化。他将现代社会的阶层构成分为老中产阶级、新中产阶级和雇佣劳动者。他用下面两个表格(《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60-6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年第2版。下引自该书,只注页码)告诉我们这个变化在美国的情形。笔者参考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一些相关数据,斗胆加上年这一列,给出一个大致的估计:在全部劳动者中,老中产阶级下降为5%左右,雇佣劳动者下降为30%左右,新中产阶级则上升到65%左右;在中产阶级中,新老中产阶级的比重大约为9:1。(见下表,此估计仅资参考)
米尔斯指出:“从消极的意义上说,中产阶级的转变是从有产到无产的转变;而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则是从财产到新的分层轴线——职业的转变。老式中产阶级的本性及其幸福能够从企业家们拥有的财产中获得最好的说明;而职业经济学和社会学则是新中产阶级的本性和幸福的最佳注脚。中产阶级的旧有的、独立的那部分人的人数下降,是财产集中化的结果;新的工薪雇员的人数上升则归咎于工业结构,它导致了组成新中产阶级的各种职业的出现。”(61页)米尔斯描述了在年代就已经出现,并延续至今的现象:对大多数有着直接收入的人而言,其收入来源是职业而不是财产。金钱可以买到的一切,以及人们梦寐以求的许多东西,都有赖于职业收入。米尔斯的新中产阶级,或者说中等收入阶层,“像晚近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者一样,为了获得工作的安全感,一开始就依附于大的财产之上。”(67页)所以,中等收入阶层本质上也是雇佣劳动者,区别在于,他们从事复杂劳动,或者说技术劳动和管理劳动,低收入阶层的雇佣劳动者则从事简单劳动,或者说重复性的劳动。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克拉克关于工业革命意义的一句话被广泛引用,他说,人类历史上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趣,但是不关键。可见,工业革命所引起的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变革是全方位的、深刻的,包括社会阶层的重构。米尔斯提出的“职业的转变”,就是由工业革命引发的生产方式转变造成的。一方面,生产资料(老中产阶级的财产主要是指生产资料)的迅速集中,自我雇佣的有产者(农场主和小业主)大量减少;另一方面,与专业化相适应的职业经理人革命,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的职业经理人需求。一个具体例证是,MBA教育就是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应运而生的。
middleclass已经是一个常见的习惯用词,泛指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中间阶层。但是,用middle直接修饰class,后面没有一个名词,到底是middle-classasset,还是middle-classin白殿疯病白癜风哪里能治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