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建言京津冀改革:转移非核心产业分流人口
导读
正当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方案呼之欲出之际,11月18日,从卫计委得悉了该部委针对京津冀发展规划的最新政
正当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方案呼之欲出之际,11月18日,从卫计委得悉了该部委针对京津冀发展规划的最新政策建言。 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向《每日经济》独家泄漏,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流动人口司此前已组织业内专家展开了调研探索,并已将政策建言提交给了相干部门。
在调研进程中,流动人口司得悉2000~2012年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出现增长趋势,且稳定存在着4个人口高度密集区、人口密度由中心城区向周围递减。从经济发展上来看,京津冀都市圈轴线发展特点突出。 至于下一步的政策建议,卫计委的建议包括,应以非核心功能及相干产业转移带动北京、天津人口疏散,引导人口公道布局,同时应尽快实行水资源替换战略,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人口会聚效应明显 根据卫计委的调研,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分布出现出一定程度的新特点。 当天从卫计委流动人口司最新编撰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得悉,年京津冀都市圈以人口流入为主,主要会聚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地级市的市辖区。在这两年中,京津冀都市圈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北京和天津自然增长率不足4,河北自然增长率不足7,人口增长以迁移流入为主,估计流入人口近1000万人。 从地域上看,人口流入地区主要会聚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地级市的市辖区,人口会聚度大幅提高;人口流出地区主要散布在承德、张家口和保定的山地丘陵区,估计流出人口60万人。 京津冀都市圈内人口向城市地区会聚效应明显。 在此基础上,京津冀都市圈的资源环境基础发展,正在出现出水资源量下落突出的特点。而水资源短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而且,大气与水环境污染已成为京